京胡制作,一门传承千年的艺术,凝聚了匠人的智慧和匠心。小编将带您走进京胡制作的世界,了解京胡制作大师们的精湛技艺,感受这门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
刘梦虎京胡专制,由国内著名的刘梦虎京胡制作大师所创办,专注于生产高、中、低档京胡、京二胡、竹板、响板及专业京胡。每件产品均由刘梦虎京胡制作大师亲自效验检测方可出品,每件京胡产品均出自名家之手。
王亲民,作为家族的第三代传人,5岁起便跟着父亲学习板胡制作。12岁做出了人生中的第一把板胡。高中毕业后,王亲民被分配到西安木材加工厂,后又进企业从事木材检验工作,他由此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对木材的选用和加工有着深刻的理解。
刘更生,男,汉族,1964年10月生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轻工大国工匠,北京市劳动模范,首届北京大工匠,北京一级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非遗项目龙顺成“京作硬木”传承人。他制作的京胡,融合了传统工艺之精华,独具匠心。
京胡由琴筒、琴担、琴弦等几个部件构成,结构看似简单,但真正做好一把琴却是学问。传统京胡制作,琴担烤直即可。由于琴师的演奏,琴担在琴弦的拉力下,会向前弯曲。这时,京胡会出现调门吃力、音色不好、音准不稳等问题。刘更生大师首创了琴担向后弯曲的工艺,解决了这一问题。
身为京族姑娘的赵霞,曾短暂到南宁学过独弦琴演奏,回到家乡后因为工作关系,琴艺日渐生疏。一次偶然的机会,赵霞收到了一个意外邀请。电视台要举办一场京族独弦琴表演,需要三名京族姑娘参与。赵霞凭借精湛的技艺,成功入选。
黄建洪深得万其兴制琴真传,在与上海、苏州制琴名家的交流中,他不断调整、改良制琴工艺。他制作的二胡,在“国际第二届珍琴评选会”上被选为钻石奖和金奖琴,他本人也于2012年获得了“国际二胡制作大师”称号。
张顺翔,9岁时便开始学习京胡。他不仅精通月琴、二胡、唢呐、鼓和锣,还具备作曲的才能,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中国京剧院正缺乏这种类型的人才。1996年,在管波的支持下,张顺翔成功加入了京剧院。
《宝岛随想曲》中的第二乐章“体验之旅”,宋士芳先生选取了代表原住民、客家人和闽南人的民族歌谣,以缓慢抒情的旋律将这些具有族群特色的音乐元素和主旋律以各种融合呈现,来表达欣喜、沉思和眷恋的情绪。
京剧国粹达人于2025年1月22日发布了一条关于“救活一把京胡”的文章,详细介绍了京胡制作、京胡教学、京胡定制等相关知识,让更多人了解这门传统艺术。
京胡制作,一门传承千年的艺术,凝聚了匠人的智慧和匠心。从刘梦虎京胡专制到宋士芳的京胡原创作品,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匠人的心血和汗水。让我们共同传承和弘扬这门传统艺术,让京胡之音传遍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