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天地 / 正文
乐不思蜀主人公是谁,乐不思蜀主人公是谁和谁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5-02-20 11:41:47

乐不思蜀,这一成语源自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的一段故事,用以形容人在新环境中找到了乐趣,以至于不再思念原来的地方。

1.故事背景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蜀汉后主刘禅。公元263年,蜀国被魏国打败,刘禅投降后,被送到洛阳,并被司马昭封为安乐公。这段时期,刘禅的生活发生了巨大转变。

2.故事经过

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以魏乐舞戏于前,蜀官伤感,独有刘禅有喜色。当司马昭令蜀人扮蜀乐于前时,蜀官尽皆堕泪,而后主刘禅却嬉笑自若。司马昭问刘禅:“你为什么这么高兴?”刘禅回答说:“这里很快乐,不思念蜀汉。”这便是乐不思蜀的由来。

乐不思蜀,原义是指蜀后主刘禅在敌国生活得非常快乐,以至于不再思念蜀国。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新环境中找到了乐趣,以至于不再想念原来的地方。

这个成语源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原文记载:“丁亥,封刘禅为安乐公,子孙及群臣封候者五十余人。晋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

5.刘禅其人

刘禅,字公嗣,小名阿斗,是汉昭烈帝刘备之子。三国时期蜀汉末代皇帝,223年—263年在位。早年生于荆州,多次遭遇灾难,幸得大将赵云相救。刘备建都成都后,刘禅被封为太子。刘备去世后,刘禅继位,但由于其昏庸无能,导致蜀国逐渐衰落。

6.郤正的建议

有个叫郤正的蜀汉旧臣听到刘禅的回答后,对他说:“如果晋王(司马昭)以后再问,你应当哭着回答说:祖先的坟墓,都远在岷山、蜀地,我为蜀汉之民,能不思念乎?”刘禅并未听从郤正的建议。

7.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乐不思蜀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群雄逐鹿的时代。蜀、魏、吴三国争霸,历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顾茅庐、图穷匕见等。

乐不思蜀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刘禅的性格特点,也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如今,这个成语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形容人在新环境中找到乐趣的常用语。

本站作品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simonseo#foxmail.com(#换成@)处理!

Copyright 锦轶志行 备案号: 蜀ICP备2023028467号-5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