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天地 / 正文
以夷制夷是什么意思,以夷制夷是什么意思啊

发布时间:2024-07-08 15:25:00

以夷制夷是什么意思,以夷制夷是什么意思啊

利用外族和外国内部矛盾,削弱其力量

1. 以夷制夷的成语来源

“以夷制夷”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yǐ yí zhì yí,意思是利用外族和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这个成语最早来源于清朝晚期,当时李鸿章试图借助英国向法国求和,以及依靠欧洲列强阻止日本侵华。

2. 以夷制夷的内涵

“制夷”指的是抵抗侵略、克敌制胜。这个概念最早由清代启蒙思想家魏源提出,他明确指出,是否学习西方国家的长处应该提高到能否战胜外国侵略者的高度来认识。

3. 魏源对于以夷制夷的见解

魏源(1794.4.23–1857.3.26)是清代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主张学习西方技术并与制胜外敌挂钩。他的观点是,利用外族和外国之间的矛盾,让他们相互冲突,从而削弱他们的力量。

4. 实践中的以夷制夷

这一外交思想形成于古代,并在近代得到新的发展。在清政府面对新的中外形势时,他们采取了“以民制夷”的策略来驭夷。而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清政府主张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以制约外族侵略的步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以夷制夷”不仅仅是利用外族和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同时也包含着抵抗外敌入侵的内涵,是中华民族面对外敌侵略时的一种应对策略,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

本站作品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simonseo#foxmail.com(#换成@)处理!

Copyright 锦轶志行 备案号: 蜀ICP备2023028467号-5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