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国,有一个寓言故事流传至今,名为“拔苗助长”。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宋国人因为急于求成,反而导致禾苗枯萎的悲剧。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宋国人,担心自己种的禾苗生长缓慢,于是采取了一种极端的方法——拔苗助长。他疲惫不堪地回家后,向家人炫耀自己的“成就”,但他的儿子去地里一看,禾苗已经枯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追求事物成长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拔苗助长就是违反自然规律的表现,最终只会导致事与愿违。
宋国人的行为反映了急于求成的心理。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禾苗迅速生长,但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往往会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
“拔苗助长”这个成语在句子中一般用作主语、宾语,含有贬义。它比喻那些不顾实际情况,盲目行动,结果反而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然而苗都枯萎了。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无论怎么做都对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是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1.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
2.长(zhǎng):生长,成长。
3.揠(yà):拔。
4.芒芒然:露出疲惫但十分满足的样子。《揠苗助长》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通过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在处理事物时,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要急于求成,否则只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