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修改中差评,修改中差评违法吗?
近年来,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电商平台购物。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中差评问题,一些商家为了维护自身形象,开始寻求专业修改中差评的服务。这种做法是否合法呢?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在商业活动中,通过虚假交易、虚假评价等手段来制造虚假的好评信息,误导消费者,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其他诚信经营商家的合法权益,也对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构成了侵犯。
从消费者权益保护角度来看,消费者享有对商品或服务进行评价的权利,擅自删除差评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要求电商经营者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如退还购物款、赔偿因删除差评而遭受的损失等。
从市场竞争角度来看,专业修改中差评的行为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商业声誉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2024年9月起,《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正式施行,明确“好评返现”“刷单炒信”等行为违法,商家可能面临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而参与刷单的个人,也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对于声称能够提供“特殊渠道”“内部关系”的机构,要坚决予以拒绝。这些行为不仅可能涉嫌违法,还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企业一旦参与可能会面临更严重的处罚,进一步损害企业形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专业修改中差评的行为不仅违法,而且可能给商家和个人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商家和个人应遵守法律法规,诚信经营,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